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一個介乎負責與不負責之間的故事

《寡佬飛行日記》,又名 Up in the Air,就如英文原名一樣,電影的核心圍繞著「跟住去邊度」、「究竟應該點」等嚴肅議題,但導演Jason Reitman精心設計的抵死對白及精準的節奏令到《寡》沒有淪為另一套對人生無病呻吟的電影。故事講述RyanGeorge Clooney飾)每一天的工作就是到美國不同地方的公司「炒人」,而他本人亦非常享受這種每天都在不同機場或飛機上的生活。他唯一的人生目標,就是能夠在航空公司取得一千萬飛行哩數,成為第七個尊貴會員,直至他的公司大搞網絡化,Ryan奉命帶著新入職的NatalieAnna Kendrick 飾)熟習「炒人步驟」,而他亦同時遇上紅顏知己Alex (Vera Farmig)Ryan面對著突如其來的多種轉變,不由得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電影一開頭大量的空中鏡頭已點明主題,觀眾在欣賞風景的同時,電影亦早已側面描寫了Ryan的無腳雀仔式的美好生活。Ryan的工作基本上就是教人不要承擔任何責任。而他深知自己的工作就是教人Avoid Commitment。在炒人的時候,他雖然能夠輕易說出「既然你不享受這份工作,為何不去跟隨自己的夢想去做廚﹖」但諷刺的是,他自己其實也不是很享受這份工作,但他仍然日復一日走到不同的地方炒人,到處開Talk,宣揚這種不要對任何人負責的生活:

 The slower we move the faster we die. Make no mistake, moving is living. Some animals were meant to carry each other to live symbiotically over a lifetime. Star crossed lovers, monogamous swans. We are not swans. We are sharks.

直至他遇上了NatalieNatalie一開始對生活安穩的渴求的確令他對Natalie的天真感到不屑。但看見在Natalie對追求安穩的堅持及投入後,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響往他所宣揚的「自由生活」。與此同時,他不只想跟Alex發生點到即止的關係。終於他在自己妹妹的婚禮上,承認自己都想要一個開心穩定一點的生活,說出了 Life is better with company.

他放棄了自己一直所追求的「個人至上」生活,滿心歡喜的嘗試將關係放到自己的背包中,換來的卻是一個沈重的事實。原來一切都不過是過眼雲煙,一直以來的轉變,不過是一個玩笑。有些人需要單身生活,但其實早已安定下來,有些人則完全相反,在看似很美好很自由的單身生活下追求安穩生活。電影裹多位職員的被炒眾生相,想說的似乎是大部份人都是介乎於負責與不負責之間,你與我都是Up in the Air,無一例外。



在這個笑中有淚而又沒有答案的旅程中,George Clooney演活了一個迷失的中坑,而Anna Kendrick Vera Farmig 的演出亦相當到位,特別是Anna Kendrick 的演出更是教人喜出望外。《寡》沒有完全否定結婚生仔發達這個念頭,但同時間亦無過份渲染不羈放縱愛自由生活的中美好。最後站在機場指示版前的Ryan,兜兜轉轉走了一圈,終於回到自己理想的飛行生活,但之前所響往的事物早已不在復還,留下來的就只有還在Up in the Air 的自己。

2014年10月4日 星期六

最長的一個晚上—《暗花》(1998)

銀河映像自九六年開山以來(雖然唔少人因為強烈既風格而將九七年《一個字頭的誕生》當成銀河映像既「真正」開山作)作品大多以黑色陽剛冷酷為主,不同於九十年代初香港大多文化產品對回歸前的不安恐懼氛圍。銀河映像由《恐怖雞》中的身份取代,到後來《非常突然》曙光中突見悲劇,早期既銀河映像好直接咁帶出「死撚硬」呢個訊息,困局更加是執手可見。一九九八年上映的《暗花》,唔意外地,亦都是一個關於宿命,一步一步走進死局既故事。故事講述澳門既兩幫人馬因經過八個月的內鬥而造成大量損失,兩幫人馬因忍受不了長期的經濟損失,終於決定議和並聯手踢走背後的洪老闆,但唯一的條件就是要等過一晚,其中一位大佬才能回到澳門講數。黑警阿琛(梁朝偉 飾)就擔當了維持這一晚安寧的重要角色,誰知道光頭佬耀東(劉青雲 飾)的出現其實早已為這一個動盪不安的晚上拉開了序幕。寫到呢到,我相信要觀眾忽略《暗花》入面浸政治味,就等同依家要你地選擇企喺上岸撚果一邊一樣咁困難。

如果將阿琛當成依家為未來抗爭緊既香港人,而耀東就係中國既時候,咁幕後既洪老闆自然就係邪惡既外國勢力。但當然呢個解讀係需要非常高層次既批判性思考先至可以諗到出黎,例如王之鋒有美國背景呢個咁重要既訊息更加係必然唔可以忽略的。但萬一你好似我咁都係俾所謂既領袖所利用,好自然地,《暗花》就會被解讀成,睇落最清楚自己做乜既,但實際上不知天高地厚既阿琛就是他也是你和我,例如佢會覺得「洪先生只不過是一個幾十歲而又幾十年未番過澳門既老野,有咩好驚?」而耀東就係果班深知自己「無得鬥」既穩定撚,覺得自己同其他人其實只不過係身不由己既彈彈波(要留意既係呢班人係未必上咗岸,而且亦都無劉青雲咁型),咁背後既洪老闆既身份亦都呼之欲出。二人對於洪先生的態度南轅北轍,但無論是甘於成為棋子的耀東,還是不甘示弱的阿琛,到了最後都是走不出這個死局,無人成功留低,阿琛所做的一切,到了最後都不過是垂死掙扎,在電影尾段才露面的洪先生還是成為最後的大嬴家,經過一個晚上的混亂,但洪先生終究把事情處理好,氣定神閒地坐在車中。

《暗花》又名The Longest Nite,當個故事所有的矛頭都指出只要守過今晚就能穫救的時候,原來一切早已有定案,命運早已寫下,誰也不能左右結果,洪先生要你三更死,你不能五更死。但問題是,如果只看結局當然誰都走不出困局,這裹指的不是指「過程」比「結果」重要,阿琛所造成的亂局亦不見得對洪先生有多大影響,反正呢個死咗咪換另一個囉,所以亦無所謂的階段性勝利。雖然電影充滿黑色灰暗的格調,又印證了阿琛所做的一切都是尻做,但要留意既係,佢唔做既話,就一定死硬呢個主題。喺呢個大前提底下,無論幾細既機會都要試,呢個亦都係銀河映像最常見既命題,韋家輝、遊達志等人筆下的一班中坑點樣喺宿命下自處。

喺呢個可能又會成為泛民口中「香港民主史上最黑暗的時刻(雖然我今次認同)」,我們就如梁朝偉一樣天真,無人知呢場運動既結果會變成點,但可以肯定既係今次比起零三年以後既大部份七一六四來得更有意義,呢場運動必然是香港回歸後最重要的一場抗爭,由原來和平等俾人抬離場,變成最漫長的一個晚上,甚至最漫長的一個星期,我相信係無人可以預見的。

九七前後既電影的政治味及「港產味」未必是與生俱來,基於市場考量而「講人話」或多或少是有的,但絕對不是依家那種大鳴大放式我無用中國錢所以我就大哂的意識形態,取而代之既似係一種誠實地反映一般香港人對五十年不變呢個承諾既顧慮同擔憂。一方面所有外在因素都將香港人推向死局,但另一方面大家似乎終於走出自我感覺良好的幻象,喺呢個非常情況下,我實在睇唔到有任何唔支持的理由,就如阿琛一樣,搞餐死最後可能都係得個桔,但有得揀咩?




2014年10月2日 星期四

請將手放開

我地這一輩,生在一個家駒後既時代,未曾經歷過五子時代, 甚至四子但未入屋前的年代。比起九十年代初鐘意beyond會比人當係腦筍未生埋既妹妹仔,我地實在係相對幸福。 而問題就隨之而來,唯一一次聽聽既音樂情人就係香港十大中文歌曲,冠軍歌唔意外地以大比數勝出, 無錯,就係< 海闊天空> 。 正正因為某幾首歌威力太大,普遍人已經將三子時期完全當成係咬老本時期。<101首beyond 經典> 永遠都係四子時期既歌( 但無海闊天空,只可以講有時真係唔明白唱片業點運作:0 ),而< 抗戰二十年> 其實亦都有人提過係家駒有份作demo既 。我望唔透到底係失去家駒令大家覺得beyond 已死,定還是三子時期既英倫風同果種明顯對回歸既恐懼實在係老實得濟而失去興趣。


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我突然好懷疑係咪真係咁多人睇過而又鐘意第一集《罪惡城》


(以下劇透注意)

《罪惡城2 : 蛇蠍美人》作為《罪惡城》的續集,成品不禁是令人大失望的,特別是部份苦等了九年的死忠,得到的其實只是一部有Eva Green的《閃靈俠》(2008)*1。故事結構「亂中無序」,即使觀眾嘗試將罪惡城兩集中的章節重新排列,但Nancy(Jessica Alba飾)跟Marv(Mickey Rourke飾)的時間線還是說不通的。正如羅拔洛迪古斯不是塔倫天奴,Marv亦不是《危險人物》(1994)裹的Vincent。將Marv 加插在各個不太連接的章節裹,不但沒有像《危》中的玩味,Marv 更淪為服務類型的小丑,提供不太刺激甚至有點冷場的「官能刺激」。

而其他角色的描寫亦太過依賴第一集的光環,描寫都是表面和單一的,即使戲中理應有最多轉變的Nancy,對於她傷痛的描寫卻是非常淺薄,所謂的矛盾更加是「得啖笑」,冗長而又無謂。而Johnny(Joseph Gordon-Levitt飾)的設定其實就像第一集的John(Bruce Willis 飾),不同的是John選擇了以暴易暴去解決罪惡城的黑暗,而Johnny則過於正氣,選擇了跟罪惡城的實際掌權人的規則,玩一個他永遠不會嬴的遊戲,結果,角色淪為故事下的犧牲品,為的其實就是要解釋Senator Roark(Powers Boothe 飾)是一個非常奸狡而又有權力的人。*2 但假如沒有看過第一集,單憑以上的橋段仍然是很難感受到Nancy有幾應該去殺死這個額頭刻著「衰人」的奸角。而最後一個章節則是最有第一集的味道,主因除了是因為有 Eva Green的精湛演出外,而這個章節亦是唯一一個改編自漫畫的故事,相反,另外兩個故事都是漫畫作者Frank Millar為了電影而寫的,但卻失去了《罪惡城》的味道,曾經以為《閃靈俠》難看是因為電影只有Frank Millar 一個「單飛」執導,但重看《罪惡城》才發現那種「好chok,好造作」的風格,原來一路都在附近。看着羅拔洛迪古斯近年的作品,諗頭他是有的,但就是太想向cult片致敬,作品大多是虛有其型,為爛而爛,玩味是夾硬迫出黎的。當罪惡城拿手的畫面不再新鮮,絕對不是隨便照辦主碗將《罪惡城》重造一次就能再次成功。

續集相隔九年,除了畫面不再新鮮,令原來的故事問題表露無遺,另一個致命原因就是多位演員易角。主角Dwight , 黑人跟班 , 甚至是日本冷酷殺手Miho都一一轉了演員。作為一部續集電影,這是一個死症。雖然因兩集電影相距太久而易角是無可厚非的,但等同於你小時候看的卡通片,當某一兩個角色突然轉了配音員,即使是同一個角色,還是覺得他已經是不再是你熟悉的「角色」一樣。即使大部份的演員演出都相當用心,Mickey Rourke和 Eva Green亦成功地將一個非常普通的角色為觀眾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但還是覺得這一集失去了第一集的神采。

即使《罪惡城2 : 蛇蠍美人》有著以上的缺點,但既然市場會出現「叫好不叫座」的情況,那自然也會有「唔叫好但叫座」的作品。一套戲票房差,可以有無數咁多個原因去解釋,但套戲「爛」永遠不會是成績差的最主要原因。《罪惡城︰蛇蠍美人》作為一套用六千萬拍出黎既作品,直到今日(28/8)全球票房都仲係得千一萬多少少,回本似乎已經係遙不可及既事。當大家都在想究竟是那一個部份出現問題的時候,事實上可能是由一開始《罪惡城》根本就未如大眾想像得那麼美好,追棒的可能只是一剎那而又未能解釋的光環。而這個「罪惡城很好睇,我好期待續集」的現像其實早已像「警界線很好睇,我好期待有新電視台」一樣離奇。

1. 好爛,基本上真係睇畫面,但其實成套戲都好悶下,睇果陣一直喺到諗個故仔應該無咁簡單既,未入局啫,點知就係咁簡單,就咁完咗......

2. 戲中不斷出現呢種情況,一方面佢好似好想解釋俾未睇過第一集既觀眾聽一D情況,但另一方面佢又完全忽略咗睇過一集既人既感受。喺Sin City想唔撈偏而全身而退,你無野呀化? 就當呢三十分鐘係用黎解釋點解呢個「衰人」抵殺,我諗你都唔洗哂成表近三分一既篇幅去講呢個人抵殺掛?仲有,你好似喺頭十分鐘都已經講過呢條友殺咗Nancy 個「長腿叔叔」,我諗唔需要用三十分鐘去講呢個城容納唔到過多幻想既市民。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對十年前的一個回應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2014)

這一部由《心跳五百天》(2009)編劇班底改編同名小說而成的全新作品《生命中的美好缺憾》,令我想起的反而是十年前一部神台級科幻愛情片—《無痛失戀》(2004)。只是今次不再講人人是阿寶,由原來探討愛情會令人重蹈覆轍的特質,轉為以一個缺憾去印證生命中的美好意義。

故事講述Hazel 由十三歲開始已患上甲狀腺癌,並因此而覺得其他人(包括屋企人),其實都不明白她的處境。在家人的鼓勵下,她在那些講耶穌的病人分享會遇上害怕被人遺忘的陽光男孩Gus,即使起初兩人的價值觀南轅北轍,兩位同樣患上絕症的同路人最終都走在一起,以有限的時間,去體驗生命中無限多的可能性。

以戲論戲,《生》的故事並不特別,如果只看劇情,甚至可以說這一部只是一部沒有《活著多好》、無阿Sa的一部絕症片。導演處理稍有差池,就會落入常見煽情又催淚的俗套「喊苦喊忽」電影。但偏偏Gus的性格實在陽光得很,不但改變了Hazel的想法,他對人生的樂觀積極甚至是有點超現實的,即使後來他受到挫折,展露了他的軟弱,但這種「Gus都只是一個平凡人,會害怕」的角色描寫其實都只是「例行公事」,不消一會,他又回復「正常」,繼續發光發亮,難怪Hazel會喜歡上這個接近完美的男孩。導演採用了大量暖色,令這個可以拍得很慘很可憐的悲劇帶來溫暖,甚至有點肉麻的氣氛。在選曲上,配樂大多是容易入腦,但不易記起的罐頭音樂,難怪片中有一種清新同時又平淡的味道。即使電影沒有太多的轉折(當然有一個位佢播瑞士Hip Hop就好難唔深刻同突然既,亦都係電影中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轉折位),仍不致連連悶場。

Hazel曾經說過每一個人無論生前有多大的成就,即使強如莫札特,在死後的數千年後都是難逃被人遺忘的命運。整部電影都帶著氧氣管的她,和整部電影都在扮抽煙的Gus。兩個人,一個為他人而活,另一個笑看生命,造成強烈對比。《生》並無浪漫化生命的意義,事實上,《生》亦沒有全盤否定Hazel對生命的消極想法,更同時指出其實不是所有人都會有驚人的成就—「有些無限是比其他無限更大的」,但人不需要受到萬千寵愛在一身,有什麼大成就才算過得燦爛。Hazel Gus 二人沒有做過什麼特別的事,最了不起的就是二人拍了一次不後悔的拖,並去了荷蘭旅行一次,但經已足夠了。作者Van Houten多次提及有關生命的奧義,由一開始的烏龜論,到之後的無限論,到最後的經典哲學火車難題,全部都是直接指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而不可取替的。


《生》改編自以青少年為主要對象的同名小說,最大的問題而又無可避免的是片中「戀愛大過天」的價值觀,即使電影亦有關於友情以及親情的情節,但當中仍然是以主角二人的感情作為主線。假若入場是為了看《回到最愛的一天》(2013)般教人珍惜時間的電影,難免會覺得有點失望,因為《生》說到底其實都是一部以愛情為主的輕鬆小品。演員方面,由Ansel Elgort飾演的Gus演出稱職,性格討好,而Shailene Woodley飾演的Hazel亦交出自《繼承大丈夫》(2013)以來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演出。即使兩人未必合符大眾對俊男美女所定下的標準,這對情侶在銀幕仍尚算「順眼」。(雖然我對套戲不斷灌輸帶咗氧氣管所以就唔係靚女呢個意識有少少唔舒服)由Willem Dafoe飾演的Van Houten智者作家,演出十分突出,同時為結局鋪下了不少伏線,是本片的一大驚喜。

                                                                      (以下劇透注意)

Clementine: But you will! But you will. You know, you will think of things. And I'll get bored with you and feel trapped because that's what happens with me.

Gus(定Hazel?: You don't get to choose if you get hurt in this world...but you do
have some say in who hurts you. I like my choices.

故事借GusHazel的關係,以及好友Issac和其女友的關係來形成強烈對比。當遇上困境時,因害怕受到傷害而「止蝕」是無可避免的。但十年前的《無痛失戀》,今年的《生命中的美好缺憾》,兩者的主角都不約而同帶出「蝕咪蝕」的價值觀,《生》結局中的自白甚至可以看作是在直接回應《無》中Clementine以上的顧慮。最動人的場面,竟然是兩套電影都是以簡單的一個Okay回應以對話,給予觀眾無限的想像空間。《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擺脫了沈重的灰暗調子,除了那個老在常出現的氧氣管外,基本上二人跟普通人無異,甚至比一般人活得更充實樂觀。編劇二人繼《心跳五百天》之後,又寫了另一個「男孩遇上女孩」的故事,主角二人完全相反的價值觀再一次因愛情而融為一體。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 Ending :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有頭髮邊個想做賜哥? —《脫線沖天炮》(1996)

有頭髮邊個想做賜哥? —《脫線沖天炮》(1996)

《脫線沖天炮》(1996)作為怪雞導演Wes Anderson 既第一套作品,當中《脫》既服裝甚至Wes Anderson招牌鏡頭(簽名式鏡頭包括大頭置中同埋兒童繪本式橫向Dolly都係欠奉既,雖然有少量直角高炒)但唯有角色設定,令我好難一口斷定《脫》係Wes Anderson未見成熟之作。但諷刺地,自Rushmore (1998)後,呢種明顯角色行先,劇情次之既取向,同時令到評價兩面化,而常見劣評字眼包括「扮哂野」,「懶特別」,「得個樣」,直至《大吉利是有限公司》(2007) ,Wes Anderson先至真正咁入屋,成為一代怪雞半主流導演。由大學時同友人Owen Wilson 一齊合作既實驗計畫到後來既有限公司,一個字頭可謂誕生不易。Wes Anderson 既成功,並唔可能用一句「因為佢既作品帶有童真就可以草草帶過」。

馬田史高西斯曾經講過《脫》係其中之一套佢睇過最好睇既九十年代電影,咁究竟呢套野有咩魔力呢? 作為一套以打劫為主線既公路片,Wes Anderson竟然無加到果陣開始好流行既扭橋成份,即係Dignan (Owen Wilson 飾)實情係扮傻,實際上佢先至係真正既幕後主腦,最後仲加句「就係咁,佢就唔見咗喇…」,又或者Dignan其實係Anthony (Luke Wilson飾)幻想出黎既,因為呢個社會既制度唔容許佢去反抗,所以主角就自己製造咗一個反社會人格既角色出黎去反抗個社會諸如此類既「十個重看才明白結局的電影」。好遺憾地,《脫》係完全無以上扭橋既完素。咁既然無常見九十年代劇情片既扭橋,咁應該有公路片常見既成長元素喇掛? 但亦都好出奇地,Dignan係由頭痴線到尾。我地只係知道佢之所以咁想做大茶飯,原來只係因為之前被炒而心有不甘,所以就要「做大事」去證明自己既存在價值。就如片名一樣,Dignan 都係不斷做實驗,一步一步咁向自己夢想進發,由原來打劫朋友屋企,到之後書店,再到後來真正做大事,Dignan都係無進步過。《脫》係一個好單純追夢既故仔,無追女仔,無同大家講「傻得夠快活有貨熱血錯又怕咩wor」,有既只係一個由頭痴到落尾既男主角 (為咗成功打劫,佢寫咗一個長達七十五年既計畫)。

觀眾從Anthony既角度,一個自知唔正常所以自己走去精神病院既主角,面對另一個唔覺得自己有問題既Dignan,用意可謂相當明顯。而我亦都相信大部份都比較似Anthony ,唔係好清楚自己做緊乜,但知道喺個社會入面,有D野係一定唔做得。喺呢個對比之下,無受到社會束縛既Dignan設定可愛討好,我諗亦都係呢套戲最殺食既地方。
                                  
睇 Wes Anderson 既作品,好容易覺得班主角係唔正常的。就係因為Wes Anderson永遠都係講緊一班唔願意長大既人點樣喺一個好黑暗既現實世界入面生存,當有D人被逼成熟,有D人(有好幾次都係Owen Wilson)就繼續失常(應該用 on9 較為貼切)。《脫》入面既Dignan同《大吉利是有限公司》入面同樣由 Owen Wilson 飾演既Francis性格同遭遇上都係一模一樣既。以戲論戲,《脫》唔算係一套好出色既公路電影,同樣既故事同主題,二零零六年既《陽光小小姐》基本上係《脫》既進步版。但當你睇到 Dignan 一句They'll never catch me because I'm fucking innocent 既時候,之前劇情既毛病(特別係條愛情線)都一掃而空。既然佢揀得呢條路,就預咗會被人歧視,但又有幾多個人可以好似Dignan咁瀟灑,可以幼稚到尾去行自己想行既路?《脫》無浪漫化Dignan發夢既過程,只係實在地指出當人嘗試走出社會框架既時候,就自然會俾人當做傻佬。講到尾,《脫》中心命題仍然係想講好多野都有得揀,只係你願唔願意好似呢個可愛又痴線既佬,哂七十五年去完成一個連自己都唔知成唔成功既夢想? 諷刺地,喺戲中追夢追到坐監既Dignan,喺現實中曾經唔想再玩人生online而自行嘗試提早離線,同大家「那邊見」。


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

近十年間最成功的日本動畫導演 ╴細田守

正如其他人一樣,幾年前既一個暑假我都有趁熱鬧咁走去尖沙咀藝術館睇LV。結果我喺尖沙咀見到既唔係一大班港女,亦都唔係Louis Vuiton品牌背後既意念同歷史,到依家仲有印象既就係以下呢條LV宣傳片。而細田守正正就是呢條片既監督,亦即係導演。如果有睇過第一套數碼暴龍大電影,應該會記得喺一個夏天入面,有隻病毒突然出現而且同太一佢地玩咗一個致命遊戲,而且亦都係史上奧米加獸第一次出現喺動畫入面。而呢套長達四十分鐘既動畫,同時亦都係細田守自己做導演既處女作。

佢未成為導演前既戰績可謂超級屈機,維基百科就紀錄咗:「中學三年級決心親自拍攝動畫短片,準備約一千張影印紙,畫了長度約一分鐘的動畫短片,內容描寫飛機空戰,完成後便成為他投入動畫界的契機。」雖然之後佢亦都有嘗試過加入吉卜力工作室,當作畫考試要求佢畫兩幅畫既時候,佢畫多咗七十五倍,亦即係一百五十幅,結果引黎工作室內部既大量回響。而宮崎駿亦都親自寫信同佢講話:「你如果進入吉卜力的話,你的才能一定會被磨耗殆盡,所以不讓你通過測驗」。 結果細田守就由入吉卜力變咗入東映。點知數碼暴龍大電影既成功,令到宮崎駿覺得細田守應該搞得掂《哈爾移動城堡》,兩年後,宮崎駿( 又或者話應該係吉卜力,雖然我自己覺得兩者分別唔大) 覺得「細田守的《哈爾移動城堡》」賣唔到錢,叫佢咪撚再做,等宮崎駿自己搞番。兩年心血,其中包括同其他動畫界工作者碌既人情卡,一日無哂。細田守亦都因為咁連自己既師傅都得罪埋,曾經諗過唔再做動畫。好彩有另一個動畫大師押井守不斷支持,而佢自己亦都不斷嘗試,其中包括果條好似數碼暴龍,但實際上係關於LV既短片。

捱咗幾年,佢終於有機會再一次做導演,第一套戲就係零五年套海賊王大電影,講既唔再係 We are We are on the Cruise 既王度少年漫劇情,而係講緊細田守自己呢幾年既經歷,由祭典男爵角度出發,入面既大塚明夫其實亦即係佢自己。其中入面既花花亦都相當「村上隆」。二零零六年,佢終於以《穿越時空的少女》出名。其中,著名影評人石棋曾因為話呢套野弱智而被高登討論區不斷重組標題,例如:

石棋:《穿越時空的少女》弱智 變為
少女: 《弱智石棋》的時空穿越

喺細田守既世界入面,角色塊面永遠都係無陰影。(我曾經因為咁樣好憎第一套數碼暴龍大電影,因為我覺得佢畫到D人崩哂) 而佢對數碼空間亦都有一種講唔出既執著,基本上每一套作品,都例牌有幾幕數碼空間既場面。電話,夏天,單車,果汁呢類日式常見設定永遠走唔甩。大量定鏡而且重覆位置但唔同距離既鏡頭都係佢既招牌特色。假如當日宮崎駿無起到細田守飛腳,佢一定唔會有今日既成就。黎緊香港將會重新上映佢既其中一套經典作品《夏日大作戰 Summer Wars》 (2009)。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我有戲講》 You Talk I Talk﹣ Inside Llewyn Davis - 知音夢裡行 (2013)

高安兄弟問: 有得揀你地仲想唔想彈結他?

《知音夢裡行》(2014)即使在香港的票房如何不濟,但「叫好」(Metacritics 上得到92%) 似乎是必然的。原因在於戲中所講的一種精神及態度,甚至主角Davis 的遭遇,大概也會為無數的創作人,甚至是無數咁多的香港人帶來共鳴。電影以民歌歌手Llewyn Davis作為包裝,講的卻是接近世界上接近99%的人口都會遇上的問題一「懷才不遇」。Bob Dylan 成功與否當然與他的實力有關,但就如高安兄弟的其他電影,我們在《知》裹看到的不是一般的因果關係,大部份的情況雖然都是咎由自取,但箇中的因果關係永遠都是不明不白。在高安兄弟最喜歡的主題背後(人生無常,「有啲野」係整定既),《知》 講的始終是無數失敗者在「懷才不遇」後何去何從的問題。

高安兄弟在講Llewyn Davis故事的同時,亦沒有打算為這個失敗者平反,「犯眾憎」是因為他那自大而又傲慢的性格,他的性格當然使他當不了什麼「民歌英雄」。唯一可以接受的,就是他那對「音樂」的執著。有些人,例如Jim就曾經努力去迎合市場而唱「罐頭歌」,而Jane甚至為了在酒吧的登台機會而跟酒吧主人上床。Davis在故事中多次擁有成名的機會,但他都一一錯過,原因相當簡單,就是因為他放不低藝術家的自尊。如果Davis 只是一心一意為搵食,Davis 的路一定會比現在更易行,Davis 的經歷不禁令人同情,傷心不是因為Davis在這九十分鐘的旅程裹不斷遇到困難,而是因為大部份都將自己當作成另一個Davis,Davis就是那麼矛盾,一方面希望別人能賞識自己的能力,但另一方面Davis的自命不凡又會令到他自己不甘平凡,結果「又」成就了另一個懷才不遇的失敗者。

電影不忘指出Davis 其實就是那隻在故事中不斷走失的貓。接線員曾經說出 Davis is the cat,而Davis亦曾多次問過貓的名字,最後才發現原來貓的名字原來就是尢利西斯(和著名的意識流小說同名,恰好又是講一個沒有目標的旅程)電影的尾段又回到一開始的地方,有些事情不知不覺地解決了,但有些問題又突然出現了,留下來的就只有在後巷不明不白的Davis。《知音夢裡行》沒有給予觀眾「試下試下就會成功」這種希望,更沒有歌頌「失敗者」屢敗屢戰的態度。高安兄弟沒有嘗試解答「點睇Bob Dylan紅過Llewyn Davis?」這個問題,甚至沒有給予觀眾Davis 應該何去何從的答案。取而代之的是,《知》呈現了一個超現實而又荒涼的六十年代,帶出一個寫實而重覆的失敗者旅程。

講到尾,Davis咪又係大部份香港人既寫照

去到最後,Davis 其實曾經諗過放棄彈結他,點知「唔彈結他」呢個選擇原來從來都無喺Davis的人生上出現過。喺呢個非常時期,我相信大部份人都開始(甚至一早)對七一遊行成效存有疑惑,但就如我一樣既普通香港人,諗唔到另一種有效而又合法既抗爭方法,但又唔夠吉士跟其他人衝,除咗每年去維園俾啲掌聲自己之外,唱下《抗戰二十年》又可以做啲乜?我唔係西西弗斯,去得遊行從來都唔係單純想去表達自己既不滿而係求變,乜野「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呢類咁浪漫既概念無出現過喺我身上。鬼唔知年年一模一樣既七一__行無用,更多時睇到既係我地有我地行,政府有政府做,但唔去遊行又有咩可以做呢? 行定唔行從來都唔係重點,重點係,出黎行完之後,究竟應該點? 跟住又應該去邊度呢? 多咗人覺醒,留意多咗身邊既野係好事,但最重要係記住行完之後唔一定要即刻諗定出年再行多一模一樣既路線。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CG動畫=賺錢?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4/06/21/76030
好開心有人理我篇野,咁打下打下就打咗以下既野出黎:

我又覺得如果話《魔雪奇緣》無咗浸公主味就印銀紙好似太過簡單,《Let It Go》如果喺胡迪同巴斯一齊唱都未必有咁既效果,而且今次日本係全球第二高票房,所以我都唔知究竟話成功主因係松隆子有份唱歌定係因為兩個女主角夠哂靚女,「靚仔王子無好野」令到《魔雪奇緣》賺到笑。


事實上,《公主與青蛙》其實都好反傳統,劇情上唔再係美女與野獸,公主同隻青蛙咀完之後我地睇到既係兩隻青蛙跳跳下,人設上係完全唔吸引,仲有個發公主病既老死,寸爆班發公主夢既觀眾。另一套《魔法奇緣》又係想寸公主片呢個類型,迪迪尼由二千年開始好想好想創新,甚至整埋哂D極騎尼既人設。點知下一套《魔髮奇緣》又走番舊路,去番呢類大大眼既公主片,仲要收得。見到咁既情況,我唯一可以肯定既係,二千年後,CG動畫就嬴在起跑線上,手繪未開波就輸一半。而人設似乎就係主宰套戲成唔成功既另一個主要因素。

我覺得夢工場進取既原因係因為只要套戲收得唔太差(唔需要大收) ,佢已經準備定拍續集。喺拍續集方面的確係夠哂進取。夢工場差極都仲有四五個品牌俾佢Fing,只要喺呢幾年間出多隻類似《史力加》咁既作品,又可以再戰十年。但夢工場近排既原創作品真係唔太吸引,有時都要好膚淺咁講句係樣既問題,生得似多啦A夢或多或少都令到香港大部份人卻步。


曾經睇過一條有關製作《Paperman》既短片,佢地都話寧願用3D扮2D,仲話有機會係CG動畫既一個新方向。同類型電影群抽就必有死傷,但問題係,假如上年出現既係六套手繪,又有無可能套套都賺錢呢? 又或者話依家個市場又容唔容許一年有六套手繪呢?點解製片商寧願同其他五套CG動畫私片,都唔願意出一套手繪? 背後個原因似乎都呼之欲出,《魔雪奇緣》既 Elsa 由一出世就命中注定會順眼過《公主與青蛙》入面既Tiana,就現時為止,CG動畫仲係比一般傳統手繪安全,




其實打咁多野都係想呃個like啫:
https://www.facebook.com/youtalkitalk/

2014年6月8日 星期日

今時今日仲玩手繪真係傻既咩?


荷里活的手繪世界 

今年Frozen 成功扑中市場,更加進一步幫早喺十年前已經死咗既「手繪動畫」封埋棺材蓋,原來係要好得閒,好有風骨先會走去做呢類高成本,比較低回報既作品。(係架,原來賺得少已經係蝕架喇)

零三年,夢工場 CEO Jeffrey Katzenberg 講到明唔會再玩手繪動畫,我明,史力加(2001) 講緊賺咗八倍,純利多過哂小馬王咩黃金國同辛巴加埋,比我都繼續做史力加算。就係咁,我地會喺新加坡環球片場見到黃秋生同驢友,東京迪士尼見到毛毛同森美,但我地一世都唔會見到一個機動遊戲係關於《黃金國冒險之旅》或者《至叻皇牛黨》。

今時今日唔玩3D唔通仲同你玩手繪咩? 

喺荷里活黎講,「用電腦整既卡通片」一直都係票房保證,除咗一千零一套既Final Fantasy,蝕到間公司清盤。呢十年間大部份公司都好迷惘,迪士尼都迷失咗接近五年,直到收購完Pixar先開始嘗試跟番個「勢」,而今年正正就係收成期:

1.迪士尼自己間studio第一次攞到奧斯卡既最佳動畫。

2. 潛水多年既華納好成功咁用Lego 咸魚番生,黎緊會有大量作品,包括Space Jam 2 (LBJ + 賓尼兔,最感興趣既係究竟賓尼兔仲係唔係人手畫架?)

3. Sony 仍然係處於WFC 狀態 (P.S. 即使華納多年黎都無再出過要入戲院睇既卡通片,對我黎講,佢仍然係比Sony 更加有存在感,無計,MJ+ 賓尼兔再加童年回憶係大哂。)

4. 彼思自零五年後,第一次超過一年無作品上映,但黎緊有Cars 3,聽落係咪好有迪士尼以前出完套野收得,即刻大量出 spin-off ,又用DVD 出第二集既感覺?《勇者傳說》係《熊之歷險》既再版,而《無敵破壞王》亦都係打機版既《反斗奇兵》。或者係因為彼思同迪士尼終於因為兩間studio既作品都係由John Lasseter話事而唔可以好似以前咁定義出兩者既分別。無敵破壞王甚至比同年既勇者傳說更加彼思。

5. 以前迪士尼好興將Walt Disney Animation Studios收得既作品,擺去俾 DisneyToon Studios做第二集,例如乜野小泰山或者花木蘭2 ,獅子王1½咁。但因為質素太參差(實情就係有部份作品回唔到本),迪士尼曾經講過話唔再乜野都出Spin Off。上年DisneyToon Studios 正式唔再無限Loop Tinkerbell,於同年上映《飛機總動員》(亦都係第一次迪士尼用內地譯名,唔係乜野反斗飛機王或者飛機特攻隊),今次迪士尼進取到唔再淨出DVD,直頭入埋戲院。最慘既係,佢好收得,今年暑假將會有第二集。

[table=98%][tr][td]6. 夢工場一直都相當進取,只要套戲收得唔錯 (~三倍)就會開續集,但唔知點解有時我仍然會覺得夢工場既作品個骨架好熟口熟面。當然我認同夢工場既作品都多好多大人成份。但《蟻哥正傳》鬥《蟲蟲特工隊》,《鯊魚大話王》又出遲過《海底奇兵》一年半,甚至上年既極速TURBO亦都極之反斗車王加五星級大鼠又真係感覺似曾相識。但無史力加既出現,我諗迪士尼應該仲會試多一兩年手繪。睇番佢既成立經過,我覺得好似仲好睇過前幾年套《社交網絡》。

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我的心裡沒有他


由黃巴士時代睇住充滿童真既麥嘜點樣被社會當做on9,到後來出現過既多部麥兜電影,中心命題始終係講「大部份人點樣被無情既社會改造,由原來滿懷壯志既社會棟樑變為一碌葛。」喺大家一齊Fing Fing 下,為兩餐乜都肯制既大時代底下,《麥兜菠蘿油王子》講既就係一種何去何從既心態 :「舊時好似好D,但又無能力去番到舊時,但你話係咪依家係咪差到貼地呢,又唔係喎。」

點知,今年既《金雞SSS》就直接同你講: 「舊野已經係舊野,Dump __ 哂佢啦!」,「鬼叫你窮呀,頂硬上」,「搵食啫~~~~犯.....?」。喺本土包裝下,講既竟然唔再係肯搏肯硬既精神,取而代之既係一個靠炒炒賣賣搵食既阿金,而信奉多勞多得教條,一味叫「加錢」既吳璐就僅僅成為其中一個畀王菀之展露佢作為一個專業演員既地方。雖然鄭中基既出現,或者會令到大家突然醒起「哦,原來佢地都幾慘喎。」但「佢地」慘始終係「佢地」既事,但願我唔係佢地其中一份子。呢個亦都係《金雞SSS》比前兩集離地既主因,我地睇到既係幾個香港人點樣好努力咁去離開呢個「新香港」。

阿May 就曾經咁樣講過:「不過我另外仲有一個Friend 呢,話唔係忽然之間叮咁變咗第二D野呢,先算係奇妙喎!」 見到張家輝好努力咁去嘗試想重拾舊時既風光,但旁人仍然當佢係on9,而到最後,佢亦都真係叮一聲咁就決定跟吳君如同Eason 搵食,我不期然覺得有少少唔舒服。喺笑中有淚既背後,喊係因為自己都仲係好似王菀之咁乜都計到盡吖,定還是覺得自己好彩唔洗再好似王菀之咁捱生捱死而開心到想喊?

睇番謝立文關於波蘿油王子既一段訪談,就更加覺得唏噓。

謝立文:坦白說,九七這個時間因素確實在構思中清晰存在。但我也非因想趕潮流去談九七而勉強去提九七,反而是去描述這一個特定的處境。由王子變成佬的變化上,牠其實處於悶局,想走又走不到,又不知為何流落至此。自己好像擁有另一重身分,但眼前的又好像不屬於自己的身分,明顯有一定的差距。這一心境和近年部分香港人的心態極為相似,他們會有同感。我要的是一種情緒、一種心態──那就是中年人的懷緬過去與及面對眼前困境的無奈狀況。在外在環境的對照上,香港亦似乎正好處於一個中年男人的階段──覺得以前優勝,但現在又不算是很差,不過總是感到身邊的一切不順眼。 

麥炳曾經有一段時間想以「印腳」來解決一切,眼前風光如畫,洋樓飄飄,又有一天真可愛的太太,那不妨就此一生!當然最後牠仍是決定一走了之,但前提也因為有條件去離開,試想想一個身處屯門的年青人,連出去旺角的車費也沒有,他不「印腳」又可怎樣打發時光。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本土原來真係可以當飯食

本土是一個元素,但不應該和質素掛鉤,這裹不是指《彊屍》,《狂舞派》這兩套電影賣弄本土文化,但明顯地,部份窮得只剩下本土的電影,正努力將這份僅存的特質拿去賣錢。例如近期的《紅Van》正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正當大家期待的是一部科幻式懸疑作品,但成品卻是盡是突兀的「政治明喻」作品。我明白小說本身都有一種政治取向,但陳果把這種情緒推到極點,換來的就是空洞無物的「Cult」作。「噢,原來只要套戲係「所謂」拍俾香港人睇,咁佢就值得盲目地支持」。由《打擂台》(2010)到後來的低俗浪潮而成的「本土文化」,香港電影似乎正在找尋自己的身份,其中包括對合拍片的疑惑,但問題是完完全全否定合拍片出現的原因,而要求市場只供應由香港人資金而拍成的電影是非常不切實際的。雖然部份合拍片的確是有一浸「大陸味」,並且明顯地不是以香港觀眾作為主要觀眾層。但我好懷疑這群觀眾到底想要什麼,一方面否定合拍片,但又要求每一套香港電影都要有一定的質素,但又不會「俾錢入戲院睇港產片」,到底香港觀眾想不想看香港電影的呢?

如果因為《一代宗師》的製作時間過長,或是因為班底不夠本土而否定其質素,並強行要求大家頒獎予其他明顯技術方面沒有那麼成熟的獎項,這樣才是真正的「分豬肉」。我認同一代宗師在某幾個獎項,例如男配有爭議的地方,但這不代表一代宗師所得全部獎項都不是實至名歸。坦白說我不太介意看見金像獎有所謂「大陸片」的合拍片出現,特別是當香港的資金都不願投放的時候,唯一可以做的不外乎就是去依靠其他地方的資金。但假如因為《一代宗師》是合拍片,而說這部電影不值得在一個頒獎禮裹得獎,甚至否定電影本身質素,這無疑是本末倒置的。

正當大家還在爭論《彊屍》,《狂舞派》比《一代宗師》更值得「攞獎」的時候,其實我真的很喜歡早已經被人遺忘了的《盲探》,更希望它能得得「最佳編劇」這個獎項。正如我一樣,我也很想自己喜歡的電影得獎,但我不會說《一代宗師》苦澀難明,造作。要求香港金像獎只容許純本地製作才能參選,未免是太過固步自封了。

爛得只剩下本土?「本土」電影應往何處去?

T&A雜談- Hugo (2011)

希望大家支持下!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唔係有英文字幕就係藝術片

藝術電影作為一個類型係極度模糊既,一方面藝術片不斷被大眾標籤為擁有「Cheap,小品,清新,Indie...等等」既元素,但呢類戲欣然接受呢類字眼既同時又不斷同你講呢種Cheap同(大部份)既慢係高尚野黎,結果呢堆「慢」就突然變咗一堆神聖到你都唔可以踩既野,如果唔係就係你既問題。所以打從一開始,將王家衛同陳果既作品擺埋一齊,然後將兩者同樣反主流商業電影既取向(例如鏡頭慢,故事難理解等要素)就話兩個人既作品都係藝術電影呢種做法都係極之有問題,但無何耐何地,當部份電影嘗試離開一種最賺錢,亦都最易睇既模式(注意,易睇唔代表無深度),佢地雖然係由唔同導演,或者你可以叫「作者」創造出黎,但佢地既戲,或多或少都有一種共同既味道喺入面,未必係佢地有意識咁製造出黎,但呢種味喺唔止一個導演既作品入面出現。王家衛曾經講過話自己只係一個唔成功既商業電影人。但聽落,更加似係控訴緊社會唔識欣賞佢既「商業電影」,即使佢「話」佢既電影係好易明,但佢做緊既野,仍然係極之唔協調,一邊偏離主流路線,但一邊話其實我想走主流路線,好~難~捉~摸~阿。當然王家衛唔係第一個講呢種「我係嘗試拍緊商業電影,不過我將大部份商業電影條方程式改哂佢而主流又唔buy咋嘛」呢類前後矛盾既言論。 

「作者理論」作為藝術電影既典基,高達曾經提出過「導演係最重要」呢個概念,因為導演先係真正話事果個,但大部份電影,即使係出哂名既《斷了氣》(1960),其實都係由大部份人既團隊組成。王家衛電影入面既唯美同頹廢,同時係由杜可風同張叔平再加唔知幾多個幕後團隊而組成既。但唔計以上呢個先入為主既概念,作者理論亦都同時限制咗導演可以做既野,導演個人風格突出,雖然可以吸引一班fans,但呢班fans同時亦都期望導演做番相同既野,假如王家衛下一套新戲唔再有作狀得黎浪漫到傻既獨白,而塔倫天奴又唔再無啦啦大玩電影類型同大量致敬,大家就會開始驚。雖然電影類型可以轉,但點樣去講故仔既手法其實都係要儘量保持住。更加唔好提,高達自己都認為有D生存喺荷里活既導演,包括希治閣,都係「作者」之一。我唔否認呢種說法,但問題係,邊個去決定一個導演係咪作者呢?點解有D「作者」會比其他「作者」突出,咁既然藝術電影比商業電影更加需要「作者」,又邊個去決定一個「作者」既作品係藝術定唔藝術?


我認同要由唔同角度去睇一套戲,正如你唔可以下下用商業電影既準則去評價其他作品,特別係學生作品,未必有咁大規模既資金投放。但問題係,無人會夠贍用「梁朝偉都無甄子丹打得咁好睇」去評價《一代宗師》(2013),因為大家都知道,《一代宗師》入面既打鬥只係Bonus,真正睇既,係「王家衛」既作品,而評價入面既打鬥,反而係一種無文化既行為。呢種表面而又簡單既標籤提供咗一個保護俾大部份。點解一套戲,如果入面有理解唔到,唔熟悉既元素,佢就會自動變咗做藝術電影? 而黃秋生唔似葉問,絕對比梁朝偉唔似葉問更常見。我理解唔到呢種過份簡化既雙重標準,我認同電影有等級之分。但呢種等級應該由套戲既內容入面出發,而唔係一刀切話商業電影一定比藝術電影垃圾同只係俾大眾消費時間,更何況根本好難去定奪藝術電影既真正定義。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Any idea is a good idea except the non-happy ones.- The Lego Movie《Lego英雄傳》(2014)

《Lego英雄傳》商業味濃,但正正就是因為Lego的出現,令到這份商業味不但毫不突兀,更是一齣成功的置入式廣告,《Lego英雄傳》的故事雖然稱不上有什麼新奇之處,卻在每一個細節上都盡顯心思,沒有期望下反而是一齣非一般的動畫。

故事講述平凡不起眼的 Emmet (Chris Pratt) 在一個彷似烏托邦的城市裹過著日復一日的無聊生活,卻因機緣巧合下得到了Piece of Resistance,還被其他人以為他就是傳說中的「The Special」,會帶領他們抵抗暴君Lord Business (Will Ferrell) 正在進行的改革。就這樣,這個毫不突出的Emmet 就在眾人的期望下踏上了魔戒似的旅程。

作為Lego的第一齣電影,《Lego英雄傳》特別的地方絕對不是僅僅Lego 會動這個特點,特別是現在製作Lego影片的門檻已比以前大大減少,「識郁」已經不再是什麼賣點,取而代之的是,是更見野心的命題。Emmet 是一個平凡而又循規蹈矩的小職員,但正正因為他的平凡,令到這個角色更加可愛。片首有關其他人對Emmet 的印象,是一大力證,還有誰在看過影片後而不對Emmet憐憫一番?作為一個存在感接近零的人,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每天活在自己的世界,自我感覺良好地消費咖啡,垃圾肥皂劇。到後來因了解殘酷的事實,而放棄自己,再自我醒覺,而真真正正的成為救世主。故事的主線是「熟口熟面」,但這是一個關於Lego的故事,令到整部電影提升了一個檔次,不再是流於表面的「只要相信自己,就人人都可以成功」或者是「天生我才必有用」。
從Piece of Resistance 的「真正身份」,到後來Bad Cop/Good Cop的雙面人設計,甚是Benny的八十年代風麾一時的太空人公仔等大量有關Lego迷才會理解背後的特殊情懷足證電影並不是單純的「Lego電影」。而是在照顧Lego 愛好者的同時,亦都照顧其他非Lego 愛好者的朋友。電影最尾的十多分鐘,不但將整個主題昇華,更令大家反思Lego 的定位,當部份人都將「儲」 Lego 當成滿足自己童年的一股欲望時,電影當頭棒喝的跟大家說,特別是成年人,Lego並不是「買完,砌完,擺完就算」的玩具,而是應該有更多的意義。電影大量情節的確是熟口熟面,但大量非Lego不可完成的場面和情節,為這電影帶來了不少突破。《Lego英雄傳》可謂星光熌熌,其中Will Ferrell 更有教人驚喜的「演出」。唯一敗筆,似乎就是片未「英雄抱得美人歸」的情節來得十分突兀,甚至有為「完滿而完滿」的感覺。

電影在不斷灌輸「人人可以做英雄」「人終需相信自己」這種表面而又帶點俗套的主題的同時,電影的中心思想始終是叫人不要隨波遂流,不要整天墨守成規和循規蹈矩。而是要跟隨自己的想像力去砌積木。在圍繞著自由意志,反烏托邦的表面下,電影真正說的,還是叫大家要多砌多買Lego。《Lego英雄傳》在「廣告味濃」的氛圍下,帶給了觀眾一套帶有集體回憶色彩的合家歡電影。

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成人童話? 一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布達佩斯大酒店 》(2014)

《布達佩斯大酒店 》除了耳熟能詳的Wes Anderson 舞台劇式的場面調度,大量熟口熟面的tracking shot外。最令我注意的,還是「作家」對著鏡頭說故事會自然地走過來找你,和最後如《潛行凶間》(2010)一層一層的蒙太奇,三十年代初的酒店曾經光輝過,亦都曾經陷入低潮,電影帶著觀眾走到最初最繁華的酒店,走過一個由盛轉衰的旅程。

《布達佩斯大酒店 》講的是一個由小說而來的故事,而小說的故事其實又來自一個小職員在酒店裹工作的經歷。在一個未知的時空,一名女讀者在一個作家的肖像前,讀起了他寫的一本書,而書中講的又是他在五十年代時探訪位於布達佩斯的酒店時的見聞,那天他在酒店裹遇上了Mr. Moustafa (F. Murray Abraham)。任憑酒店如何人去樓空,酒店主人Mr. Moustafa 仍風雨不改,每年必定會來到酒店裹渡假,並指定住在同一間工人房。這個行為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心,在和Mr. Moustafa 吃晚飯時,Mr. Moustafa跟作者一一道出這座早已日久失修的酒店,背後的故事。一九三二年,初級禮賓員Zero才剛到酒店工作就得到主人M. Gustave的賞識,並成為他的學生,繼而發現當時的酒店主人M. Gustave跟酒店裹大部份女賓客都有著特殊關係,並有著一種叫風得風,連警察都要買他賬的魅力。一天,萬人迷M.Gustave 的其中一個客人離奇被殺,而這件兇殺案的疑犯竟然是M.Gustave,Zero 跟著 M. Gustave逃亡,並打算洗脫M. Gustave的嫌疑....

電影基本上沒有解釋過M.Gustave 能成為酒店主人的原因,他的出身,成長過程,都是鮮有提及。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亦曾經是一個初級禮賓員。《布》著筆的,反而在於酒店的轉變,即使是Zero跟 M.Gustave 之間亦師亦友的關係,Zero跟Agatha (Saoirse Ronan) 的戀情全都是圍繞著這間酒店。對部份人來說,Wes Anderson的電影就是因為太過重視構圖,過多的置中大頭,換來的就是劇情空洞,主題不明確,節奏散漫。的確,《布》的故事架構比起《大吉利是有限公司》(2007) 來得簡單,而Wes Anderson 大量Iris In,Iris Out 和九十度急pan亦都證明其實Wes Anderson 在建立自己的風格。但如果因為太多技巧而斷言《布》嘩眾取寵,未免太過武斷。在這間位於「布達佩斯」的酒店裹,那些五光六色,超現實式的佈置中,總是散發著一種淡然的氣味。在這股曲終人散的氣氛中,不難發現對「舊時」的歐洲的一種感慨和無奈。但這種集體回憶,我是感受得不太深刻的,換來的就只有跟看《八個捕鯊的娛民》(2004)的感受:「畫面幾得意」。我不認為《布》是Wes Anderson 個人Show off 技巧的電影,只是,這電影對於熟悉西方文化的人,更易產生共鳴。

Wes Anderson 的電影並不是單純的兒童繪本,更不是什麼「成人童話」,而是更難以定義的類型。看Wes Anderson 的電影總是笑中帶淚,在糖衣包裝下,講的永遠是一堆Dysfunctional的人,大大小小在現實中掙扎。而這些人,大中小都共同分享一種很奇特的價值觀,在Wes Anderson的世界裹,小朋友略嫌太過「老積」,大人卻又盡顯童心未泯,配合上接近完全對稱的構圖,大量極端的高低鏡頭,他的電影從來都不能以寫實形容,但怪雞中卻令人看得很舒服。即使我不理解《布達佩斯大酒店 》對「舊時」的那種特殊情懷,但唯有那一段「作家」有關「故仔」的自白,卻是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不過絕對唔會有下次 - 十二夜 (2000)

大部份人在談及《心跳500天》(2009)的時候同時談及這部於2000年香港出現的電影,當時的的張柏芝還是很pure 很true,大部人更將她當作明日之星。看過以後才驚覺兩者原來有很多相同之處,只是《十二夜》比《心跳500天》殘酷得多,似乎它比《心跳500天》更值得我們用This is a story of boy meets girl, but you should know upfront, this is not a love story. 去形容《十二夜》。

《十二夜》講的是一個圍繞兩個都市人故事,Alan (陳奕迅 飾)和Jeannie (張柏芝 飾)二人因為相繼和自己伴侶分手,結果兩者在參加過一個生日派對後就搭上了。而《十二夜》整個故事講的就是兩人在一年之間經歷過的十二晚,同時亦是十二個階段。由遇上到分手到復合再到分手,《十二夜》講的不只是Alan 和 Jeannie 二人之間的故事,無數的故事正在這個都市中不斷地重覆。

不同於《心跳(五百天)》,《十二夜》無論在氣氛,場境上都明顯地比《心跳》沈重。除了是因為《十二夜》沒有使用《心》 MV式的剪接,同時亦都是因為《十二夜》在角色設定上比《心》更加黑色。Jeannie 曾經說過兩人的相遇是命中注定的(戲中更有一段Jeannie講述自己跟Alan 在一起的機會率),但其實只是一個又一個的巧合。比起《心》的上過一課,愛情互相影響,所有機會都要自己爭取,《十二夜》的命題是人只會在愛情上不斷重覆自己的犯錯。《十二夜》在開首的一段是神來之筆,所謂的「不過絕對唔會有下次」其實都不過是一種玩笑,又有誰知道自己何時出現另一個十二夜? 誰又能確保自己不會犯上同一種的錯誤?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She's not just a computer.- Her《觸不到的她》(2013)

看著《觸不到的她》,想起的是同樣講述是都市人寂寞的《迷失東京》(2003),同樣一個人生活在都市裹,同一個時間出現的Scarlett Johansson。只是這次,即使沒有語言上的差異和文化上的鴻溝。講英文的Theodore (Joaquin Phoenix 飾)都是「迷失」的,任憑他穿的橙紅衣服如何鮮艷,反而突出了他跟周遭的不協調,在這個帶點冷酷的城市裹沒有一個容得下他的地方。

故事講述生活在2025年的Theodore因為跟妻子Catherine (Rooney Mara 飾)的分開,而陷入人生低潮。在機緣巧合之下,他發現並購買了會成長的「人工智能」系統,知道她自稱自己是Samantha (Scarlett Johansson 聲演)。在不斷的交談後,Theodore發現Samantha跟自己有著很同相似的地方,而這段不真實的關係,正在現實漸漸地發生中......

《觸》作為一套發生在2025年的電影,導演Spike Jonze 把大部份東西都變得很「蘋果」,就這樣,簡潔成了整部電影的風格。更不要提他特地選擇了在中國拍攝因而增加更多的冷漠和陌生,再一次西方迷失在一個「很先進但很悶」的都市。Therodore 回家玩的電玩,似乎還比現實來得更加舒服,當電玩裹的角色會以一種「__你,今日過成點呀」的「老死腔」來跟Therodore 說話時,他在現實得到的就只有很抽又離唏噓的感覺。他身邊最親密的大概就只有在高中時曾經拍過一段拖的好友Amy (Amy Adams 飾),而前妻離去對他的打擊,更把他對現實本來已有的恐懼深化。

Therodore 本身的工作是一大重點,雖然他是一個幫人寫情信的人,但很難表面地咬定他是「假到仆__」的。在寫信的過程中,假若不投入感情,甚至是完全投入,似乎是不能寫出教人感動的信件,開始一段的長時間表情特寫鏡頭,配上Joaquin Phoenix 的深情演出,講的,就是他不只是一個「只會覆信」的人。而Samantha,其實就是 Theodore 的倒模,同樣地是一被設計出來安撫他人的產品,這件產品在「工作」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一種情感。而這種情感,是「真」的,即使原來的目的其實是不包含製造以上這種情感的成份出現。前妻指出Therodore 不能投入於「真實的關係」,但又有誰能證明跟「活人」聯繫就一定有真實的關係? 起初Therodore因為寂寞而找伴侶,換來的只是各取所需式的呻吟,連交談也稱不上,《觸》的玩笑,總是笑中帶淚的。在笑聲中,背後總是帶著殘忍而叫人不肯接受的現實。


《觸不到的她》作為Spike Jonze 第一部自編自導的作品,在其出色的場面調度和鏡頭背後,講的已經不是單純的人機之間的愛情故事,而是在虛與實這條早已含糊不清的介線上不斷徘徊,探討都市人的問題。看《觸》很難不自動把wtsapp 投射到故事裹,雖然我們尚未出現能夠正常運作的人工智能,但觀乎市面上各種各樣的通訊程式。Samantha 似乎早已在不知不覺間出現在我們身邊。我們在觸不到看不見其他人的同時,維繫著關係的只有一大堆文字和表情符號,而又有誰能解釋這堆數據背後的情感到底熟真熟假呢?

2014年2月21日 星期五

兩個星期後,等你攞埋張正式身份證,我地就大功告成架喇 一 恐怖雞 (1997)

一如大部份九十年代的港產片,在1998年出產的《恐怖雞》講的又是香港人對九七回歸的恐懼。戲如其名,《恐怖雞》關於的是一個接近沒有人性的內地妓女小雁(吳倩蓮飾),為了重過新生,不惜肢解並盜用別人的身份走到香港,但原來這只是一切的開端,一個泯滅人性的計畫其實早已慢慢地進行中。

作為一部困獸鬥式的Torture Porn,入局快,大量血漿,再加上黎耀祥未上位前的七情上面式演技,《恐怖雞》是完全合符這類型電影的標準。但《恐怖雞》令人心寒的地方,當然不止於一隻「雞」不斷殺人那麼表面。我諗大家明既,《恐怖雞》最恐怖的地方,永遠不會是黎耀祥被人虐待的情節,亦都不是吳倩蓮嚇死人的眼神,而是入境事務處。原來,「大陸人同香港人既分別只係有身份證同無身份證」比起長達個半小時的虐待更嚇人。香港人怕被人同化,但原來打從一開始就不是只是單純的同化,而是取代。


電影講的並不是《甜蜜蜜》(1996)裹的大陸人扮香港人,而是更加可怕,小雁根本未曾想過跟當的士司機的陳啟明(黎耀祥飾)和平共處,搞場大龍鳳只是為了剝奪陳啟明僅餘下的東西並取代他的身份。攞身份證只是其中一個目的,但小雁貪的原來是更多。「兩個星期後,等你攞埋張正式身份證,我地就大功告成架喇」原來這句對白都已經相當露骨,誰知道導演曾謹昌還略嫌不夠寒意,最後一句對白成功將港人的憂慮推到頂峰。今時今日香港已經不再見到《恐怖雞》那麼老實的電影,不是因為港人學會包容,習慣了,而是早在電影鏡頭背後,小雁早已用另一種較為溫和的方法以入侵和取代香港人。《恐怖雞》作為一部低成本的作品,曾謹昌反映了的卻不止是1997年自己一個人的心態,更捕捉了生活在2014年的港人(包括我)的憂慮。

值得一提的是,黎耀祥成功演活了一個市井之徒,但即使他趕走老婆,平時賤賤格格,但看見他被吳倩蓮「糟質」個幾鐘仍會同情他的遭遇。成為專業人士前的黎耀祥,演的角色大多是「仆街賤格」,但卻永遠在他的演出中找到僅存的一點的人性而感動。

浪漫月巴睇舊戲 - 月巴氏 不型的視帝,遇上恐怖雞

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Nothing happens in the world? Are you out of your fucking mind? People are murdered every day. - Adaptation 《何必偏偏玩謝我》 (2002)

作為一部根據原著改篇的電影,《何必偏偏玩謝我》(2002) 的出現是創新的,因為電影的大部份內容其實都跟原著Orchard Thief 沒有什麼大關係,側重的反而是Charlie Kaufman 在改篇小說至電影劇本時所發生的事情。Charlie Kaufman,就如 Orchard Thief 一樣,在《何》中創造了一個由Nicholas Cage飾演的另一個自己,並為自己創造了另一個孖生兄弟,Donald Kaufman。故事講述Charlie Kaufman 由於在《玩謝麥高域治》(1999) 的成功,決意將小說Orchard Thief 改篇成賣座電影劇本,卻因為故事不夠「荷里活」而進入寫作困境,自卑而又自命清高的Charlie Kaufman 在被腦閉塞困擾的同時,面對著弟弟Donald Kaufman以為自己寫著驚世巨作但其實是十分俗套的電影劇本,走頭無路之下,不但去了弟弟追捧的編劇雞精班,更決定將自己寫到劇本裹,形成無限時空。卻不知道在這個看似平平無奇的時空,卻發現比電影更離奇緊湊的情節正在現實中發生。

由Charlie Kaufman 對Donald寫的劇本的態度,可見作者對荷里活流水作業式的講故仔手法的反感。我曾經對《何》有過疑惑,為什麼可以將原作者寫到故事裹並編寫瘋狂的劇情,但觀乎市場充斥大量不求原著味道只求賣座的改篇劇本,或許《何》的手法比其他更為老實,至少,電影如實地呈現了小說裹發生的情節,只是將「現實」寫得曲折離奇。

看著電影裹的Donald 跟Charlie,令我想起的是《非常戇男離奇失婚》(2009)裹的Larry 和Danny。一靜一動,一個認真;一個散漫,一個努力地尋找解決方法;一個努力地等運到。編劇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沉悶乏味的人,而有著同樣外貌的弟弟,卻是「溝死女」的凡人。Donald 沒有Charlie 深厚的電影及編劇知識,卻傻人有傻福,反而比哥哥的努力更加得到電影公司的賞識。《何》講的始終是天玩人,我們看見Charlie Kaufman 在進行劇本上的Adaptation(改編)的同時,卻同時在Adapt(適應)萬變的世界。或許《何》並沒有將整本Orchard Thief 搬到銀幕上,但結尾的Time Lapse成功將小說的中心思想,「花的珍貴之處 一 變」帶到觀眾面前。

雖然電影中的Charlie Kaufman有明顯顛覆荷里活模式的意圖,但結局卻仍然走不出荷里活的框架,「人生如戲」換來的卻是一個完整的結局,一個完滿得有點過份的結局。就是這份對現實妥協而造成的不協調,,令《何》的結尾帶點遺憾。

Writer Susan Orlean and Producer Edward Saxon Talk About "Adaptation" and "The Orchid Thief"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Play me something From Inside Lyewyn Davis- Inside Llewyn Davis 《知音夢裏行》 (2014)


Llewyn Davis (Oscar Issac飾) 雖然是一個虛構人物,但其背景其實是參考過Dane Van Ronk 死後所出版的The Mayor of MacDougal Street 改篇而成的。但我相信高安兄弟其實並沒有參照太多Dane Van Ronk的原型,因為Davis 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爛人,觀眾看到的是一個比《非常戇男離奇失婚》(2009)中主角兒子Larry Gopnik 性格更加隨心的人。Inside Llewyn Davis (2014) 在民歌歌手的包裝背後,說的終究還是高安兄弟最愛的主題,笑中有淚地去看待人生中的無常。

故事講述Davis 由於音樂拍檔的自殺被迫「單飛上路」,偏偏自己所出的大碟又面臨滯銷的問題,自己身無分文,過著在別人家「梳化」上飄泊的日子,又發現自己可能是好朋友孩子的爸。在問題接二連三出現後,Davis打算去到芝加哥碰一碰運氣。Davis 在旅程中,又是否有所改變呢?

Inside Llewyn Davis大概是自《非》後最為「離奇」的一套作品,相比起高安兄弟之前所寫的兩個故事,一套名為《離奇復仇事件》(2010),是一套「帶點黑色幽默的牛仔片」,而《離奇偽術家》(2012)的故事,更加是內容空洞,滿載硬笑料的一部失敗之作。《Inside Llewyn Davis》說的是一個無頭無尾的旅程,而這個旅程又充滿著人生的荒誕無奇,雖然Davis 沒有像《非常戇男離奇失婚》裹的主角那麼認真地正視和不斷質疑問題出現的意義,而大部份問題其實都是因為Davis自身的性格問題而引發出來的,但唯有「唱歌」,是唯一沒有被他的性格缺憾所影響,偏偏卻仍然出現非常多問題。再一次,高安兄弟借自己的作品去驗證「有因必有果」這個命題。

電影有很多笑中有淚的情節,其中最令人無奈的,大概是Davis 千方百計走到芝加哥,得來的試音機會,在深情表演過後,只換來一句簡單不過的評語。但除了以上這個地方,「走貓,搞大人個肚」等問題大部份都是Davis 自己攞黎的。但偏偏他唯一沒有放棄過的就只有「唱民歌」這個事業,他在朋友家發現另一位寄宿者同樣有著一大堆賣不出去的唱片,可見Davis並不是唯一一個懷才不遇的「民歌歌手」。但他沒有像那位寄宿者那樣「轉工」,這是一種不肯腳踏實地還是堅持不懈的態度 ? 高安兄弟說的似乎是後者,Inside Llewyn Davis 不是一個關於一個自命不凡的歌手如何折墮的故事,更是對歌手,甚至是其他創作人的一種悲歌。在這種不知道何時成功,但又不想放棄,後來連「放棄去轉工的機會都唔畀」的情況下,是教人心酸的。

這個九十分鐘的旅程並沒有帶給Davis 什麼轉變,有些問題突然消失了,有些問題又因為一些原因而變得更為複雜了。同樣的事情甚至又再一次發生了,Davis固然要負上一點責任,但更多的問題是「整定的」。看著故事相當黑色Inside Llewyn Davis,但偏偏電影大部份鏡頭都是相當不自然的光,不知為何竟然覺得有著不能解釋的溫暖和感動。

P.S. 難得地電影終於硬橋硬馬地「離奇」,偏偏譯者又非常有性格地將電影翻譯成《知音夢裏行》,算點?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殺佢係其次,最主要係錄餅帶,我要清清楚楚睇佢點死呀 一 買兇拍人 (2001)

重看彭浩翔的第一套長片《買兇殺人》。看見的是一個對市場不認識的彭浩翔,《買兇拍人》講的是三個小人物在逆境下掙扎求存的過程,三人分別是日沖衰落的殺手阿Bart(葛民輝),有理想但無人賞識的李楝全(張達明),和AV女優美智子(樋口明日嘉)。類型電影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港產片歷史上,在電影中段亦見到《買》有向同樣大玩類型的《國產零零七》致敬。但買兇拍人的特別之處,在於《買》在大玩類型的時候,亦都或多或少反映香港電影製作的過程(呢個部份其實比《低俗喜劇》(2013)更加到肉同有實感),而其中最主要而又最特別既命題,係探討何謂「電影」。

《買兇拍人》就是在這種帶有野心底下產生出來,《買》雖然以殺手阿Bart 在九七後,市道低迷下大搞新花臣為主線。但實際上,《買》的真正主角,是在紐約讀完電影後在香港拍咸片的李楝全,又或者應該說是彭浩翔跟無數的電影工作者。因為,張達明飾演的李棟全,很明顯是彭浩翔自身的個人投射。不同於《低俗喜劇》,電影架構並不是只圍繞電影製作的過程身上,反而和「殺手都係人」雙輔雙承,而電影製作只是另一條線。而李楝全這個角色,是悲哀的,這個自命清高的助演導演(係,佢連導演都唔係) 為了「搵食」,結果要淪落到酒吧「散貨」,甚至之後,他之所以能夠拍電影的資金其實都是來自「拍人殺人」而來。李棟全的辛酸或許不是事實的全部,不過亦都見到不少真實的地方,例如「俾錢拍戲就大哂」。但彭浩翔只將電影業和同樣是夕陽工業的殺手進行錯配還略嫌不夠好玩,「買兇拍人」這個將兩者連接起來的橋樑,使得《買兇拍人》比同樣是反諷電影業的《低俗喜劇》高上了幾千個層次。(比起彭浩翔之後將一個意念發大黎講既戲,《買》個故仔係豐富既) 


買兇拍人這個行為是電影的本質,就是說假如只注重影像所帶來的故事,那其實人們可以從其他媒介得到這個資訊。你可以睇書,聽電台,種種方法都能知道結果。就如電影裹買兇拍人的人,並不是要單單去證明殺手已經成功殺死目標。而是在於過程,他們要的不是充滿實感的手搖式影像,而是一堆經過剪接,後期製作的影像。換句話說,過程比結果重要,而怎樣說故事,其實亦比故事本身更重要。《買兇拍人》在黑色幽默的氣氛中卻帶有探討電影的本質,在怪雞中又帶點嚴肅實屬難得。我喜歡當時的彭浩翔,在《買》中,看到的不只是以上複雜的架構,還有是為第一部長片執導時的不安。大量不同的攝影和剪接技巧,如跳剪,Dolly zoom等都出現在《買》中,就如大部份人的壞習慣(包括考試同寫文)這是一種證明,一種拋書包式的做法。賣弄自己已經清楚明白大量技巧的用法,偏偏這一堆技巧令到電影帶點稚氣,而這種稚氣是和《買兇拍人》相襯的。《買兇拍人》俗,但這種「俗」是有血有肉的,而現在彭浩翔的「俗」反而比初出道的彭浩翔少了一份好玩。

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I believe in friends. I believe we need them. - Shallow Grave (1994)

《Shallow Grave》很快,快得人們都還未感受到三人之間的感情,已經入局。整部電影都相當多地方向希治閣借鏡,其中包括不斷的由低角度拍攝樓梯,又或者是大量借用鏡去製造壓迫感,更不能不提作為「麥高芬」的行李箱。《Shallow Grave》是一部節奏明快的驚片,大量製造的懸疑(Suspense)教人緊張得喘不到氣。某幾個場境,甚至比之後的《127小時》(2010)更血腥和暴力。看過《Shallow Grave》,才驚覺Danny Boyle的風格原來是這樣驚艷的,《Trance》(2013)中的部份場面亦難怪熟口熟面。《Shallow Grave》講述三名住在一起的好友,因新來的房客突然暴斃而獲得一筆不義之財,貪心的Alex (Ewan McGregor 飾) 決定將這筆錢據為己有,並說服其他二人David (Christopher Eccleston 飾)跟 Juliet (Kerry Fox 飾) ,一起處理新房客的屍體。三人的友誼在面對這一箱不義之財時,似乎並不是如他們想像中那麼堅固。

《Shallow Grave》並不只是單單一個重新包裝的希治閣式驚片,更帶有探討當時社會年青人的一種意味。出奇地,那三人都是相當不討好,「廢青」更是近乎是David 的代名詞。每天漫無目的地工作,坐在電視前看一些完全無意義的節目。三人都很迷失,唯一支撐著他們的就是住在一起的這個單位。就如戲名《Shallow Grave》一樣,三者之間的友誼其實是相當淺薄的,三人各懷鬼胎,但又奇怪在三人都不願離開那個行李箱而同住在一起。原來所謂的「友誼」,是這樣脆弱。David的轉變雖然帶點突然,卻仍不失那種黑色幽默帶點懸疑的感覺。但個人認為,假若電影可以在三人之間的關係著筆多一點似乎會更較說服力。

《Shallow Grave》作為Danny Boyle第一部執導的長片,在起首已經可以看出Danny Boyle的獨特風格,主角憤世中又帶點迷失的獨白配上快速的舞池樂曲,而又不意外地,Danny Boyle 的處女作其實是比之後的作品更「激」的。《Shallow Grave》有的是更年輕更「低能」的Ewan Mcgregor,也有在《Trainspotting》同樣出現的嬰兒。看過一個導演成名以後的作品,再重看他以前的作品,雖然少了一份成熟和負擔,卻因無壓力而充滿實驗性。

2014年1月11日 星期六

But it's funny - Man on the Moon (1999)

Man On the Moon 是一部關於「諧星」Andy Kaufman 的傳記,但這電影一點也不好笑。甚至乎應該說是相當灰暗。會笑的,大概只是因為我們除了笑也沒有什麼事可以做了。看Man On the Moon,想起的是 Comedian 在 The Watchmen (2009) 的對白﹕「Once you realize what a joke everything is, being the Comedian is the only thing that makes sense.」Andy 對任何事都看似不著緊,並不是他不尊重自己跟其他人,而是因為他知道人生有多荒謬,沒有必要對這種東西那麼認真。

Andy Kaufman,毫不例外,並不是從小就有著成為諧星這個目標,相反地,他其實是想搞創作,希望別人欣賞他自己的想像力和幽默感。但事實上,「市場」更想要一些扮鬼扮馬,說低俗,言之無物笑話的藝人。偏偏Andy Kaufman 卻有這種他不想要的觀眾緣,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麼好笑,但大家就是喜愛見到「低低能能」的Andy。由此開始,Andy 的一生就注定是不平凡的。由在酒吧裹扮貓王,到後來演出處境喜劇,他都是不喜歡的。他甚至為了讓自己擺脫束縛而創造了另一個較為極進的自己一Tony Clifton。他的妥協,都是為了增加自己的名氣,好讓自己有足夠的人氣去支持自己做一些真正帶有意義的玩笑。

一如其他諧星,他是身不由己的,亦都不意外地,他的個人創作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受到歡迎,無論是小至十秒的電視玩笑,到後來上台朗讀小說的實驗性玩笑,大家的反應都是此起彼落的。這種身不由己的所帶來的落差感和挫折令他越走越遠,大家甚至以為他是性別歧視,從來沒有人理解他背後的理念,「總之,他就是痴咗線」。他反對充滿計算,對白的搞笑,他希望能真真正正跟觀眾開一些「真正的玩笑」。當他終於接受了自己是一個諧星,打算消費自己的時候,原來連如何消費自己都是有限制的。甚至到了最後患上了癌症,大家都是半信半疑,Andy Kaufman 的一生就是在這種悲劇中渡過。

看Man on the Moon,看見的不只是Andy Kaufman的一生, 而是世上無數諧星一生的寫照。我甚至分不清,戲中的究竟是占基利還是 Andy Kaufman。 占基利放下了一貫誇張到底的演技,換來的是一個「真正」的占基利,至少,我們看到原來占基利都是會哭的。Man on the Moon 找對了演員,沒有人比一個當紅的搞笑藝人更明白諧星之苦。「譚玉英姐姐唔愛小朋友,黃子華其實唔鐘意下下出現都要講過笑話」市場就是這樣殘酷無情,不斷消費諧星以娛樂自己,卻從來不想想這班人背後的煩惱。

電影說故事的技巧並不高明,但卻教人心酸。由一開始心驚膽跳,怕冷場,跟觀眾你眼望我眼的Andy,到後來走到上台「求其」讀幾頁小說都有人笑。這種轉變是教人哭笑不得,Man on the Moon 說的不只是 Andy 的悲劇人生,更是為一班諧星平反。我相信,沒有人是天生想做諧星的,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我而言,Andy Kaufman 並不是唯一一個抱有大志,但最後得不到賞識而只能消費自己的諧星。全世界,又有幾多個黃子華吖?

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Isn't life already in 3-D? - The Science Of Sleep 《戀愛夢遊中》(2006)

Michel Gondry 是我最喜愛的導演,即使他的新作品《戀愛幻遊》(2013) 節奏失控,過份賣弄電影懷舊元素,但他仍是我最喜愛的導演,喜歡的,主要是他作品獨有,光怪陸離的電影戲法。在這個電腦特技橫行的新世代,他可以一次又一次拍一堆完全不用電腦特技的電影,特別是現在用定格動畫跟那些超現實的道具和場景其實比用電腦特技還要貴,是一個奇蹟。但我認同他跟Charlie Kaufman 一起寫的劇本是遠比他自己一個人完整,看他的電影是在看他把不同超現實元素放到現實世界裹,但這個同時是他的最大弱點,他的電影有時實在太過依賴這些電影戲法,甚至有點過火。儘管如此,亦無阻我對《戀愛夢遊中》的喜愛。

Stéphane (Gael García Bernal 飾) 是Michel Gondry 自身的個人投射,同樣地充滿「諗頭」,希望把自己所想的超現實意頭一一放到工作裹,但不同的是,Stéphane並沒有得到上司的賞識,他的古怪念頭亦自然只能在睡夢中爆發。客觀來說,Stéphane 是不成熟的,而Stéphane 跟Stéphanie (Charlotte Gainsbourg 飾) 之間的感情亦是超現實的單純。兩人都有著超乎常人的想像力跟創造力,可以說是天作之合。但隨著故事的推進,Stéphane,連帶觀眾都逐漸分不清夢境跟現實,Michel Gondry 簽名式的定格攝影基本上未曾停過,無論是現實還是夢境都是超現實的。 (對白Isn't life already in 3-D?就解釋了Stéphane 跟其他人的不同之處) 這個問題越滾越大,甚至為兩人之間的感情帶來無可挽救的破壞。觀眾看到的,只是Stéphane一個又一個因逃避現實而加深的隙縫。

假如《無痛失戀》(2004) 是在探究記憶在愛情中的位置,那麼《戀愛夢遊中》就是更進一步,探討潛意識對愛情的影響,對於Michel Gondry 來說,愛情明顯地是不客觀的,相反,它是主觀地由個人記憶和潛意識產生出來的。Stéphane對Stéphanie 的愛慕亦在他的夢境中和現實中不斷加劇,一切都是主觀而不理性的。但由於他從未真正「了解」過Stéphanie,他對Stéphanie的愛慕只是自己的個人投射,我們看到的,是Stéphane自身的迷失,因為他對自己的懷疑,造成這段愛情悲劇的出現。甚至在故事的尾段,Stéphane仍然是一廂情願地「估」,當我們觀眾都開始明白是怎樣一回事的時候,身為當事人Stéphane還在真實與夢境中迷失。《戀愛夢遊中》帶來的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旅程,而這個旅程其實是相當簡單的,只是因為Stéphane無法自制地深陷在夢境與現實之間,而這正正反映了愛情的無奈。當局者永遠都不能用理性的態度去作出決定性的選擇,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不能計算的潛意識和記憶。

《戀愛夢遊中》比起《無痛失戀》多了一份迷離和詩意,而就是因為這種迷離,《戀愛夢遊中》並不是Michel Gondry「單拖」版《無痛失戀》,而是一部充滿Michel Gondry 別樹一格,帶有童真的一部愛情電影。另外,我真的很愛戲中的插曲《If you rescue me》,歌詞不但帶點稚氣,更帶出了Stéphane那種對愛情一廂情願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