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假如躁鬱症是這麼簡單—《親親躁爸爸》

在一九七八年的美國生活似乎相當痛苦,因為女性主義尚未抬頭,一個女性要在男性主導的職場下養起一頭家已經相當困難。二來種族歧視問題仍然十分嚴重,黑人出外工作的時候自然少不免要受人白眼。當每餐溫飽都未能滿足的時候,導演Maya Fobe童年時遇到的最大困境,就是她擁有一個患有躁鬱症的父親。在這個複雜而又不正常的背景中,導演的處女作《親親噪爸爸》說的反而是一個相當平常的問題成長。

大多數對《親》的劣評都認為導演將自身所遇見的問題過份童話化,例如James Rocchi在以下的影評就指出:

And this then might be the problem with "Infinitely Polar Bear" at heart; in her director’s notes, Forbes explains how all of the above—manic father, long-distance business school mother, a wealthy family’s weird ethics about work and effort—were part and parcel of her own life. In life, the truth is in itself enough; on the movie screen, however, the truth must also be plausible, and Forbes’ script simply cannot make the things she lived through alive for us in anything but the most glib, shallow and contrived way.

的確,就故事而言,這個躁爸爸略嫌不夠麻煩,即使他父兼母職,他闖的禍所亦都只是無關痛癢,其他理應十分「濕滯」的問題,都一一被導演蜻蜓點水地帶過。導演避重就輕,報喜不報優的處理手法,亦使導演的辛酸背景過份表面化。不過,假如把《親親躁爸爸》當成導演童年時的血淚史,我認為是焦點錯誤。電影沒有刻意賣弄悲情,故事中大部份的零碎片段,大多是導演對爸爸的美好回憶。(例如Cam向女兒扭計的那段戲就參照了著名電影《閃靈》走廊的一幕)即使躁狂又抑鬱聽落相當可怕,電影從來沒有展露躁鬱症的可怕一面,最了不起就只是落街飲通宵酒,發下。Mark Ruffalo所飾演的Cam雖然十分固執,同時卻對子女異常坦白的好爸爸。電影中的角色設計帶有設計的痕跡,但角色之所以討好,完全是因為Mark Ruffalo 真摯動人的演出,做慣綠葉的他,今次可算是駕輕就熟。而導演的十二歲女兒Imogene Wolodarsky,雖然從未見過外公(因現實中的Cam早已於一九九八年離世),導演唯有借這次機會,讓女兒飾演童年時的自己,跟自己記憶中的外公在銀幕上相處八十八分鐘。電影中的兩位演員雖然沒有血緣關係,兩者的之間的化學作用卻是教人意料之外。而飾演Cam妻子的Zoe Saldana,雖然出鏡不多,卻默默地成就了這個怪誕家庭,是整個故事中的幕後功臣。

有影評指出中文譯名偷工減料,沒有譯到爸爸抑鬱的一面。我反而覺得中文譯名譯多了一隻字,《親親爸爸》就好了。任憑 Mark Ruffalo的演出怎樣稱職,這個躁爸爸到了最後都只是一個普通的爸爸。即使他的病情使他的情感如何大上大落,產生大量笑中有淚的情節。除了是因為這些都是苦中作樂的例子,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生活點滴都是有限的。原來爸爸尋常不尋常,最後還是離不開要學會放手,面對子女成長的這個宿命。《親親躁爸爸》中的躁爸爸是貨不對辦,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導演的這部半自傳作品,由她親身力證她在一九七八年的童年生活過得十分開心,遠比上個月那個學非洲鼓的小朋友說的一句「好開心」更令人信服。


電影選擇在父親節的前夕上映,無疑是有其市場考量。但與其說電影教導觀眾不要忘記「親親躁爸爸」,電影更像是拍給身為人父的一套童話故事。告訴大家即使潦倒半生,近乎「餓死老婆瘟臭屋」,你的家人仍然會體諒你的無私奉獻。
在一九七八年的美國生活可能相當艱苦,但一想到現在香港連瘟臭屋的機會都
未必有,而子女入咗傳統名校都未必一天光哂的時候(要擔心子女主動跟你講普通話的一天),不禁慨嘆「好彩Cam不是生於二零一五年的香港。」


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關於《侏羅紀世界》,我想說的是……

大部份《侏羅紀公園》中的元素,都可以在《侏羅紀世界》中找到。可是即使新作有大量向舊作致敬的畫面,設定及音樂。看《侏羅紀公園》那份震撼,早已不再復還:

1.有大量不尊重生物,當他們是工具的角色
2.一個口講要知道nothing under control 才活得快樂,但遇上問題時又想everything in control的老闆
3.一個不喜歡家人的角色 (新作中的這個角色應該是所有角色中最不討好的一個人,而當中的轉變亦都是整部電影中最為突兀的)
4.一個熱愛恐龍的細路
5.
同樣是對於DNA研究的反思

《侏羅紀世界》故事雖舊,但對於電腦特技(CG的態度,倒是跟《侏羅紀公園》南轅北轍。觀眾在這二十二年間經歷過二十二年各種各樣的CG後,一隻普通的暴龍已經不能再帶給觀眾廿二年前的震撼。而奇怪的是,即使CG技術如何進步,恐龍亦越畫越仔細,舊作中那些有少少生硬的模型,反而比現在這些電腦畫出來的恐龍來得實淨。《侏羅紀公園》的博士知道過份利用DNA產生問題而加入大量安全措施,但二十年後的今日,博士為了令恐龍更有觀看性而罔顧大自然定律,製造人工合成龍,終成大錯。戲裹博士所說的話,說的當然是DNA,但假若將裹面的DNA換成CG,我發現兩者的意思似乎相差不遠。戲內質疑人類的狂妄自大,濫用科技,戲外導演卻如博士一樣,不斷為了觀眾 (老闆) 的要求而濫用CG

廿年前技術有限,導演們唯有聰明地以鏡頭就位,借一些沒有恐龍的畫面帶出恐龍的震撼,例如利用水杯的震動製造暴龍的壓迫感。由於今時今日的CG技術實在太過成熟,CG也淪為人有我有的工具,一定要在畫面上大曬特曬,驚死大家唔知呢堆野係由電腦整出黎。以前片商害怕穿崩,唯有在必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CG,現在荷里活卻理所當然的將CG放到畫面上的每一個角落,這個亦都是大部份人說現在看的電影像看卡通片的原因。吊詭的是,CG一方面是為了加強實感而存在,但另一方面,現在的CG的存在目的卻不是以假亂真,而是要觀眾讚嘆CG能夠以假亂真的能力而存在。

這個濫用CG的情況,在這個Reboot泛濫的年代將會越來越嚴重。或許這廿年來的荷里活已養大了觀眾的胃口,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濫用特技將不會是重拾廿二年前那份感動的方法—不過,如果不問電影質素,而只顧賺錢的話,將官能刺激跟CG畫上等號,似乎還是一個非常穩陣而又簡單的做法。

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

何謂藝術–《大眼睛奇緣》

《大眼睛奇緣》的故事發生於五十年代尾,而在這個背景下可以說的東西實在太多,導演Tim Burton可以講述一個單親母親如何在一個男性主導的社會掙扎求存,甚至探討Walter Margaret兩人之間的關係都有大量材料可以發揮,但導演添布頓選擇了一個與他自己有著密切關係的主題:「何謂藝術?」。正如「艾活傳」一樣,《大眼睛奇緣》表面上是一部關於Margaret Keane*3的個人傳記,但電影開宗明義引用Andy WarholMargaret Keane的評價,再加上搶戲十足的畫廊老闆Jason Schwartzman,主題可謂呼之欲出。奇怪的是,無論是預告還是故事簡介,重點都是放在男女主角的角力之上,但偏偏這段角力其實又未如前半段那麼好看。

當一件作品能夠賣錢,而大部份人都可以消費這件作品的時候,這件作品似乎引來不少以傳統藝術自居的「評論家」側目。Tim Burton本來就跟通俗文化本來就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他生於一個B級片泛濫的年代,鐘情於Ed Wood所拍的爛片,其狂熱程度甚至令他在1994年拍了一套《艾活傳》,為這個被稱為史上最爛導演平反 *1。他在加洲藝術學院讀書時得到迪士尼所設立的獎學金,畢業後順理成章到迪士尼裹工作。自此路途一帆風順,即使不是自己所執導的作品,仍被大部份人當作是出自其手筆*2。雖然他的作品的確有其商業成份,但正如電影中的Margaret Keane一樣,作品商業中帶有獨特的個人風格。兩人不同的地方,大抵是Tim Burton自一出道已受到影評人的愛戴,而不太幸運的Margaret Keane則生於一個普普藝術還未普及的時代,作品一出道就被人評擊不夠深度。

《大眼睛奇緣》的前半段跟後半段可以說是兩套不同的電影,前半段不斷提出藝術的作用、作者的意義,甚至是評論的意義等問題。但到了後半段就淪為一部很普通的爭產電影,上半段提出的這些問題都被一掃而空,剩下的就是一個接近完美的Margaret Keane,順理成章走到夏威夷,順其自然向法庭取回公道。即使電影沒有過份妖魔化這班於傳統藝術界打滾的評論家(他們是唯一一班不斷挑戰Walter這個假作者的人),但Christoph Waltz飾演的Walter Keane 實在是過份用力,令Walter這個原來在故事裹已相當表面的角色更加表面,可謂「由頭奸到落尾」,即使中後段原來有一個可以將他立體化的情節,「偷畫」的原因亦草草帶過。

去到最後,人物的動機越來越含糊,教人一頭霧水。電影最後沒有解答這些越來越多的疑問,而WalterMargaret兩人之間的衝突,亦在一個不太刺激的法庭下落幕,可以說是比迪士尼更迪士尼。不過,即使《大眼睛奇緣》沙石甚多,人物描寫略嫌不足,所謂的母女關係更加是虛有其表,而結局甚至是落雨收柴。但在這個歌頌Margaret Keane奮鬥故事的背後,關於的似乎是Tim Burton自己的個人經歷,。看《大眼睛奇緣》的時候,很難不令人想起《五星級大鼠》中梵高森先生(又名扮高深)所說的一段話*4。珠玉在前,Margaret 這個人物性格論過癮不夠Ed Wood過癮,論奇幻不夠《大魚奇緣》奇幻。但儘管電影在後半段「甩甩地Beat」,仍然比導演前幾年那些以歌德式美術效果為主的作品好多了幾倍。


*1 一部作品要名留千古,除了可以拍得很好看以外,就是要爛得連觀眾都大叫回水
恰巧Ed Wood 最出名的作品,就是爛片榜常客的Plan 9 From Outer Space
*2《怪誕城之夜》其實不是由Tim Burton所執導的,其實他是《怪》的製作人
*3 Tim Burton 曾於九十年代邀請Margaret Keane替他的女友畫人像畫,而他本人亦提及過他作品中所設計的人物有受到Margaret的作品影響
*4
In many ways, the work of a critic is easy. We risk very little, yet enjoy a position over those who offer up their work and their selves to our judgment. We thrive on negative criticism, which is fun to write and to read. But the bitter truth we critics must face, is that in the grand scheme of things, the average piece of junk is probably more meaningful than our criticism designating it so. But there are times when a critic truly risks something, and that is in the discovery and defense of the new. The world is often unkind to new talent, new creations. The new needs friends.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一個介乎負責與不負責之間的故事

《寡佬飛行日記》,又名 Up in the Air,就如英文原名一樣,電影的核心圍繞著「跟住去邊度」、「究竟應該點」等嚴肅議題,但導演Jason Reitman精心設計的抵死對白及精準的節奏令到《寡》沒有淪為另一套對人生無病呻吟的電影。故事講述RyanGeorge Clooney飾)每一天的工作就是到美國不同地方的公司「炒人」,而他本人亦非常享受這種每天都在不同機場或飛機上的生活。他唯一的人生目標,就是能夠在航空公司取得一千萬飛行哩數,成為第七個尊貴會員,直至他的公司大搞網絡化,Ryan奉命帶著新入職的NatalieAnna Kendrick 飾)熟習「炒人步驟」,而他亦同時遇上紅顏知己Alex (Vera Farmig)Ryan面對著突如其來的多種轉變,不由得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電影一開頭大量的空中鏡頭已點明主題,觀眾在欣賞風景的同時,電影亦早已側面描寫了Ryan的無腳雀仔式的美好生活。Ryan的工作基本上就是教人不要承擔任何責任。而他深知自己的工作就是教人Avoid Commitment。在炒人的時候,他雖然能夠輕易說出「既然你不享受這份工作,為何不去跟隨自己的夢想去做廚﹖」但諷刺的是,他自己其實也不是很享受這份工作,但他仍然日復一日走到不同的地方炒人,到處開Talk,宣揚這種不要對任何人負責的生活:

 The slower we move the faster we die. Make no mistake, moving is living. Some animals were meant to carry each other to live symbiotically over a lifetime. Star crossed lovers, monogamous swans. We are not swans. We are sharks.

直至他遇上了NatalieNatalie一開始對生活安穩的渴求的確令他對Natalie的天真感到不屑。但看見在Natalie對追求安穩的堅持及投入後,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響往他所宣揚的「自由生活」。與此同時,他不只想跟Alex發生點到即止的關係。終於他在自己妹妹的婚禮上,承認自己都想要一個開心穩定一點的生活,說出了 Life is better with company.

他放棄了自己一直所追求的「個人至上」生活,滿心歡喜的嘗試將關係放到自己的背包中,換來的卻是一個沈重的事實。原來一切都不過是過眼雲煙,一直以來的轉變,不過是一個玩笑。有些人需要單身生活,但其實早已安定下來,有些人則完全相反,在看似很美好很自由的單身生活下追求安穩生活。電影裹多位職員的被炒眾生相,想說的似乎是大部份人都是介乎於負責與不負責之間,你與我都是Up in the Air,無一例外。



在這個笑中有淚而又沒有答案的旅程中,George Clooney演活了一個迷失的中坑,而Anna Kendrick Vera Farmig 的演出亦相當到位,特別是Anna Kendrick 的演出更是教人喜出望外。《寡》沒有完全否定結婚生仔發達這個念頭,但同時間亦無過份渲染不羈放縱愛自由生活的中美好。最後站在機場指示版前的Ryan,兜兜轉轉走了一圈,終於回到自己理想的飛行生活,但之前所響往的事物早已不在復還,留下來的就只有還在Up in the Air 的自己。

2014年10月4日 星期六

最長的一個晚上—《暗花》(1998)

銀河映像自九六年開山以來(雖然唔少人因為強烈既風格而將九七年《一個字頭的誕生》當成銀河映像既「真正」開山作)作品大多以黑色陽剛冷酷為主,不同於九十年代初香港大多文化產品對回歸前的不安恐懼氛圍。銀河映像由《恐怖雞》中的身份取代,到後來《非常突然》曙光中突見悲劇,早期既銀河映像好直接咁帶出「死撚硬」呢個訊息,困局更加是執手可見。一九九八年上映的《暗花》,唔意外地,亦都是一個關於宿命,一步一步走進死局既故事。故事講述澳門既兩幫人馬因經過八個月的內鬥而造成大量損失,兩幫人馬因忍受不了長期的經濟損失,終於決定議和並聯手踢走背後的洪老闆,但唯一的條件就是要等過一晚,其中一位大佬才能回到澳門講數。黑警阿琛(梁朝偉 飾)就擔當了維持這一晚安寧的重要角色,誰知道光頭佬耀東(劉青雲 飾)的出現其實早已為這一個動盪不安的晚上拉開了序幕。寫到呢到,我相信要觀眾忽略《暗花》入面浸政治味,就等同依家要你地選擇企喺上岸撚果一邊一樣咁困難。

如果將阿琛當成依家為未來抗爭緊既香港人,而耀東就係中國既時候,咁幕後既洪老闆自然就係邪惡既外國勢力。但當然呢個解讀係需要非常高層次既批判性思考先至可以諗到出黎,例如王之鋒有美國背景呢個咁重要既訊息更加係必然唔可以忽略的。但萬一你好似我咁都係俾所謂既領袖所利用,好自然地,《暗花》就會被解讀成,睇落最清楚自己做乜既,但實際上不知天高地厚既阿琛就是他也是你和我,例如佢會覺得「洪先生只不過是一個幾十歲而又幾十年未番過澳門既老野,有咩好驚?」而耀東就係果班深知自己「無得鬥」既穩定撚,覺得自己同其他人其實只不過係身不由己既彈彈波(要留意既係呢班人係未必上咗岸,而且亦都無劉青雲咁型),咁背後既洪老闆既身份亦都呼之欲出。二人對於洪先生的態度南轅北轍,但無論是甘於成為棋子的耀東,還是不甘示弱的阿琛,到了最後都是走不出這個死局,無人成功留低,阿琛所做的一切,到了最後都不過是垂死掙扎,在電影尾段才露面的洪先生還是成為最後的大嬴家,經過一個晚上的混亂,但洪先生終究把事情處理好,氣定神閒地坐在車中。

《暗花》又名The Longest Nite,當個故事所有的矛頭都指出只要守過今晚就能穫救的時候,原來一切早已有定案,命運早已寫下,誰也不能左右結果,洪先生要你三更死,你不能五更死。但問題是,如果只看結局當然誰都走不出困局,這裹指的不是指「過程」比「結果」重要,阿琛所造成的亂局亦不見得對洪先生有多大影響,反正呢個死咗咪換另一個囉,所以亦無所謂的階段性勝利。雖然電影充滿黑色灰暗的格調,又印證了阿琛所做的一切都是尻做,但要留意既係,佢唔做既話,就一定死硬呢個主題。喺呢個大前提底下,無論幾細既機會都要試,呢個亦都係銀河映像最常見既命題,韋家輝、遊達志等人筆下的一班中坑點樣喺宿命下自處。

喺呢個可能又會成為泛民口中「香港民主史上最黑暗的時刻(雖然我今次認同)」,我們就如梁朝偉一樣天真,無人知呢場運動既結果會變成點,但可以肯定既係今次比起零三年以後既大部份七一六四來得更有意義,呢場運動必然是香港回歸後最重要的一場抗爭,由原來和平等俾人抬離場,變成最漫長的一個晚上,甚至最漫長的一個星期,我相信係無人可以預見的。

九七前後既電影的政治味及「港產味」未必是與生俱來,基於市場考量而「講人話」或多或少是有的,但絕對不是依家那種大鳴大放式我無用中國錢所以我就大哂的意識形態,取而代之既似係一種誠實地反映一般香港人對五十年不變呢個承諾既顧慮同擔憂。一方面所有外在因素都將香港人推向死局,但另一方面大家似乎終於走出自我感覺良好的幻象,喺呢個非常情況下,我實在睇唔到有任何唔支持的理由,就如阿琛一樣,搞餐死最後可能都係得個桔,但有得揀咩?